记者|陈靖
券业江湖格局重塑的又有已申时代来临。
证监会官网显示,外资花旗集团已递交了证券公司设立审批的布局步期材料,证监会已在12月2日接收了上述材料,中国资本照下照具体执行申请的市场商牌主体为花旗环球金融控股。这意味着又一家外资券商将进军中国资本市场。花旗货牌
公开资料显示,请券1955年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银行合并,又有已申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外资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布局步期1967年改为花旗公司,中国资本照下照总部设在纽约。市场商牌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建花旗集团,花旗货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请券金融服务公司。
据报道,又有已申花旗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内地招聘约100名员工拓展业务。花旗集团表示:“我们将继续评估可支持全球和本地客户境内业务的机会。”
如此招人规模在券业之中并不算多。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从有数据可查的129家证券公司(包含子公司)从业人员数量来看,低于100人的有5家,包括华信证券、金通证券、甬证资管、高盛高华证券和安信资管,人数分别为1、6、38、71和94人。
目前,外资控股券商共有8家,其中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是外资股东通过提高持股比例实现控股,新设立的外资控股券商包括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摩根大通证券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外资券商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投行、自营和资管三项,为了弥补业务短板,正在加速申请更多业务资质。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资券商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仍有资本金不足、客户基础薄弱等困难需克服,但它们在合规意识、创新业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拥有长期而丰富的经验,有望在国内产生“鲶鱼效应”,倒逼整个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