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坐在教室里,山海窗外金灿灿的约支教志愿者黄银杏树叶和火红的枫叶交错,午后的初心楚焜阳光洒满书桌。
心之所向,不负素履以往
当我还是平安个孩子的时候,住在北方的教日记一个小县城里。我一眼望得见县城远方天际绵延的山脉,我的山海家乡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山的怀抱中;我熟悉每一条乡间小路、每一粒黑土,约支教志愿者黄而山外的初心楚焜景象,我不得而知。不负当时的平安网络技术并不成熟,了解外面世界的教日记渠道少之又少。后来从书本、电视里见到江南杏花烟雨、见到漠北风沙,我萌生出要去看看的想法。
选择参加这次平安支教,我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相信读书学习的力量,请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山外自有一番天地,那是属于你们精彩万分的未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可读,但行万里路对现在这些孩子们却不太现实。我知道几节的线上支教课程所能改变的很有限,但哪怕只是洒下一颗种子,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很广阔,等你们来探索。
《云游中国》课程源起
开设课程的主题是地理科普,我给课程起名叫做《云游中国》。地理科普可以从很多方面讲起,地球运动、宇宙星河……但是考量再三,选定的地点是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因为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一百七十万年前,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相传。这里是中国,是每一位炎黄子孙血脉所系,每一个孩子都深深地扎根祖国大地,在这里茁壮成长。了解中国,了解她的起源,了解她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系,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巨大差异。祖国,永远是每一位孩子最温暖的依靠。
因为课程面向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升入初中后要系统学习地理知识。所以我想通过这门地理科普唤起孩子们对未来地理课程的期待和兴趣。
激动欣喜地初见
当我第一次正式站在讲台上,面对线上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心情难免紧张。视频开启,我真正见到了在脑海中想象了很多遍的教室:绿色的黑板挂在已经有些脱落墙皮的白色墙上,上面写着八个大红字: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看着他们,我好像见到了那时候的自己。我们都一样,没有统一的校服,在这间小小的教室,伴随着窗外四季轮换,在心里构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甚至偶尔天马行空的梦想。
开始正式讲课了,来到提前设计的互动环节。我一直担心孩子们会因为第一次“见面”而不愿意参与进来。“有同学愿意为我们大家读一下这首古诗吗?可以直接站起来朗读的。”我通过小小的视频框看到教室里无人举手应答,突然我听见了脆生生的一句:“黄梅时节家家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再见还要说再见
对五年级孩子们的两节课程前后间隔不过一天,最后这节课,我们开启了“飞跃南北”之旅,从我的家乡到他们的家乡,体验一场横跨南北的浪漫。再次见面,已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时间太短,还没有认识每一位小朋友,但是人生好多相遇就是这样,我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结课寄语放在PPT尾页:远方在等你们来探索。是的,远方和未来都是你们的,若你想,便是山无遮、海无拦。
“山川秀美,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即使未来没有再会的可能,我会在远方默默祝福大家,祝愿每一位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祝愿所有努力都有应得的回报!
“再见啦同学们”,这是我们对未来最美好的期许。
与梦同行,未来可期
《云游中国》的课程已经结束,而我会永远留存这份美好的记忆。这些短暂相处过的小孩子们会不断长大,有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也许不用太久,他们就会忘了还有一位“导游”小黄姐姐。但又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他们走向五湖四海,闻到新疆6月薰衣草香时,静坐江南欣赏窗外绵绵细雨时,来到朔方看到漫天鹅毛大雪时,突然想到,在童年时,曾经在教室里许下一个小小的梦想,现如今,梦已成真。
认真上课的支教志愿者
课堂上“云游中国”的孩子们
孩子们兴奋地展示手中的中国地图
支教课程圆满结束!